
8月7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移动”)、深圳担保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深担集团”)联合主办“知产赋能 共创未来——产学研金赋能新质生产力研讨会”。会上,由中国移动、中国科学院、深担集团共同发起的“中移-中科-深担集团知识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正式启动,这是全国首单央企产学研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金融迈入“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资本赋能”全链条协同新阶段,为全国范围内探索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宝贵的“深圳经验”和示范样板。来自中国科学院体系单位及众多科技企业代表等百余人共同见证了这一里程碑时刻。
首期近10亿元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前沿“专利苗圃”
“中移-中科-深担集团知识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首期储架规模最高达10亿元,将紧密围绕中国移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开展的产学研项目,为中国移动参股企业、中国科学院孵化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定向知识产权融资支持。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专利中心主任贾晓辉介绍,该计划将企业能产生预期收益但缺乏流动性的知识产权,通过结构性重组在资本市场发行,从而为科技型企业开辟以知识产权融资的新途径。作为专为科创企业量身打造的金融创新产品,其融资要素充分结合了政策支持与企业实际需求,具有成本低、额度足、速度快、使用灵活等优势。深担集团为计划提供双重增信支持,有效提高证券化产品信用等级。
中国移动集团科技创新部副总经理刘佳在致辞中表示,专项计划以深圳为开端,聚焦四大核心目标:一是为科技型企业“纾困解难”,通过标准化金融工具将专利等无形资产转化为现金流,让创新者有能力和动力投入研发;二是为产业链“强链补链”,组建高价值专利包,加速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为创新生态“筑基赋能”,畅通“知产”变“资产”、“资产”促“创新”的良性循环;四是为供应链“固本培元”,将核心企业的技术信用延伸至供应链末梢,化解轻资产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局。
此次启动的全国首单央企联合科研单位发起的产学研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首批入池企业中包括中国移动及中国科学院参与投资、孵化的企业,部分企业深耕芯片设计、生物传感器、高分子新材料等前沿领域多年,具有很强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会企业认为,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能够加速知识产权价值的转化和应用,有力破解很多科技企业“研发强、融资弱”的困境。
央地国企携手打通
知识产权“变现”的关键通道
作为知识产权证券化“深圳模式”的早期探索者和主力践行者,深担集团近年来积极发挥多牌照、全链条的综合性创新金融服务优势,不断完善以“国资主导、政府补贴、市场参与、企业获益”为特征的知识产权证券化模式,助力知识产权从 “纸面上的知产”变成“账户里的资产”。截至目前,深担集团已在全市范围内完成总额超100亿元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发行,为深圳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发行量和发行规模持续领跑全国,先行示范打造知识产权金融“标杆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深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中华表示,“中移-中科-深担集团知识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是央地国企携手探索“科技-产业-金融”三位一体循环新路径的破题之举,以中国移动的产业链整合力为引领,以中国科学院的科研策源力为根基,以深交所的资本枢纽力为支撑,以深担集团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力为纽带,四方聚势而强,必将打通知识产权“变现”的关键通道,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深圳样板”。